苏州大学药学院“药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以“精英化、多元化、国际化”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军潜质的拔尖人才。为探索学科发展前沿、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国际交流,我院江苏省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20
2021级本科生奔赴新加坡,在药物分析系主任张真庆教授和院长助理邓益斌副教授的带领下,分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高校院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
8月21日下午,带队老师和学生们一行共22人从浦东机场出发,经过近6小时的飞行,顺利降落在被称为“亚洲最美机场”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开启了充实而精彩的研学之旅。
本次研学活动本着“学中伴游,广闻博识”的宗旨,将领略和见识新加坡文化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参观学习中,胡建成教授热情接待了来自我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带同学们领略了常居世界排名前十医院的新加坡中央医院(sgh)和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的风采,并参观了胡建成教授的实验室。学科前沿的尖端课题研究、先进的实验设备、整洁有序的实验室,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午,胡教授热情地招待同学们享用了一顿丰盛和别开生面的午餐。在此期间,胡教授与同学们就未来深造方向、就业前景与选择、国内外学习生活差异展开了深入交流,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同学们聆听了陈文谦教授对药学系和自己研究方向的介绍,并进行了互动交流。陈文谦教授在多肽蛋白质药物膜结晶技术上的创新研究成果让学生们大开眼界。讲解后,学生们针对膜结晶技术相比于传统提纯技术的优劣对比、膜结晶介质如何去除等方面与陈教授进行了探讨。随后,陈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药学系科研实验室及校园。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的另一所著名高校。在王建武博士的带领和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药学系的生物实验室和校园内的标志建筑等。高度一体化的生物合成实验室,南洋理工大学标志性的“小笼包楼”以及校园内引人入胜的花园美景,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yong loo lin医学院,同学们与医学院崔建洲研究员和lim lina教授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免疫学转化研究部门(itpr)。首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lim lina教授介绍了医学院情况,并对大家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然后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邓益斌副教授也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对崔建洲研究员和lim lina教授的感谢,对同学们观有所得的期盼和对两校后续开展持续友好交流的意愿,随后双方老师交换纪念品及合影。崔建洲研究员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聆听专家对细胞筛选、单细胞测序等技术讲解;同学们对其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细致耐心的专业讲解、热情友善的合作氛围以及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深有感触。
参观完实验室之后,崔建洲、张真庆、邓益斌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参观学习感想,表达了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舒适学习环境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受此启发,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英语能力、实验技能、科研水平等,一致认为本次研学活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生物信息学研究所(bioinformatics institute)。在崔建洲研究员指导下,同学们与jinmiao chen教授课题组进行了交流,课题组ang kok siong博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本实验室研发的disco数据库以及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进展。经过此次交流学习,同学们开拓了眼界,第一次接触了统计学高端工具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通过统计、归纳、计算乃至利用人工智能(ai)对海量实验数据的高效识别和利用,使同学们对生物信息学与药学学科交叉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为期一周的新加坡名校研学活动顺利完成。8月28日,带队老师和同学们乘飞机回国,为本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研学活动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通过对世界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实验室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做到了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悟,并将“藥中有樂”的理念贯彻实行,在明晰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本次研学也加强了药学院与新加坡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助力药学院搭建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